克罗恩病(Crohn’s Disease,简称为CD)又称局限性肠炎、节段性肠炎或肉芽肿性肠炎,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消化道慢性肉芽肿性炎症性肠病,病变多见于末段回肠和临近结肠,呈节段性分布,是肠道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,病因目前尚不清楚,近年的研究认为是综合因素所致,与遗传性基因易感性、感染、食物性抗原及免疫异常有关。近年的临床资料表明,以医院为基础的IBD病例数正在增加,这可能与环境因素、生活方式改变、及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的提高等有关。Crohn病的临床表现因其发生的部位、发病的缓急、严重程度及有无并发症而多种多样。克罗恩病慢性期病程长,临床上以腹痛、腹泻、腹块、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,可伴有发热、贫血、营养障碍及关节、皮肤、眼、口腔黏膜、肝脏等肠外损害,有终生复发倾向,重症患者迁延不愈,预后不良。15~30岁多见,欧美多见。
实验室检查:贫血,Hb↓,活动期WBC↑,ESR↑,血清白蛋白↓,粪便OB试验 (+)。
X线检查:目的:确定病变性质、部位和范围,了解病变严重程度;表现:黏膜皱襞粗乱,纵行溃疡或裂沟,鹅卵石征,假性息肉,多发性狭窄,瘘管形成等征象,病变呈节段性分布,可见跳跃征、线样征。
结肠镜检查:1、节段性分布2、见纵行或匐行性溃疡,溃疡周围黏膜正常或增生呈鹅卵石样。
诊断:Crohn病主要根据病史、X线和结肠镜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作出临床诊断。但必需排除肠道感染性疾病或非感染性疾病及肠道肿瘤。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rohn-cn.cc/archives/44